為減少廢氣排放,防治大氣污染問題,近期國家發改委組織制定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并制定印發了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陶瓷行業在首批之列。除此以外,環保部于近日下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對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進行全面排查,以期減少霧霾天氣。國家對企業減排問題愈加重視,可預見未來國家針對減排的整治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為有效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溫室氣體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目標,推動完成國務院《“十二五”控制溫室氣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1] 41號)提出的加快構建國家、地方、企業三級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體系,實行重點企業直接報送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制度的要求,為保證實現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了《中國陶瓷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試行)》,(簡稱“指南”)以幫助企業科學核算和規范報告溫室氣體排放、制定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計劃、積極參與碳排放交易和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同時也為主管部門建立并實施重點企業溫室氣體報告制度奠定基礎,為掌握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支持。
該指南適用于我國陶瓷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核算和報告。在中國境內從事陶瓷生產的企業,可參考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編制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指南包括正文的7個部分以及附錄,分別明確了該指南的適用范圍、引用文件和參考文獻、術語和定義、核算邊界、核算辦法、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要求,以及報告內容和格式。
該指南核算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排放源包括化工燃料燃燒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凈購入生產用電蘊含的排放。適用范圍為從事陶瓷產品生產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生產企業和具有視同法人資格的獨立核算的生產企業。
該指南中還具體介紹了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并要求陶瓷企業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報告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制度,包括建立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和報告的規章制度;建立企業二氧化碳排放源表,分別確定合適的量化方法,形成文檔并存檔;建立相應的數據獲取、監測計劃和工作規程等。
全面排查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
近年來,由于人類的活動日益頻繁,加上自然原因,全球環境問題污染嚴重。尤其是我國,環境污染、水污染等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近日我國多地深陷“霧霾”,國家隨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環境污染問題。
近日,環保部下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對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根據《通知》,環保部將采取嚴格控制燃煤污染、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強化工業污染治理、加強機動車污染監管四項主要措施。提出可實施企業停產、限產、機動車限行、揚塵管控、禁止露天燒烤等強制性措施,以期減少霧霾天氣。
在燃煤污染控制上,環保部要求各地加強煤炭質量檢測,嚴控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生產和使用,超標煤炭一律封存并實施處罰。大幅壓減耗煤項目方生產規模,定期公開企業用煤量、煤質、治污設施運行以及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信息。
在工業污染治理上,環保部提出,將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督查。除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需要進行全面排查以外,環保部等有關部門將強化火電、鋼鐵等重點企業監管,對污染源實行“定人、定位、定責”,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全時段、全覆蓋”監管,確保治污設施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同時,鼓勵企業將設備檢修、維護時間安排在冬季。